開放資料與環境 Open Data and the Environment @ g0v summit 2014

more info: g0v summit 2014 hackfoldr

現場直播網址 (live url) http://youtu.be/mDuGmCbNWLk

錄影紀錄網址 (video url)

照片紀錄網址 (photos url)

↓文字轉播、線上討論↓

Open Weatherdata

slides url

彭啟明:推薦電影「星際效應」

什麼是氣象?背後都有data開始。(1)智慧:ex日晷、(2)經驗: ex 諺語(3)資訊(4)資料

農民曆:台灣最大最開放的資料庫,每年六百萬本

陰曆是看月亮,二十四節氣是看太陽

氣象資料不僅開放歷史早,資料量也相當龐大。現在的氣象資料相當多,是每分每秒不間斷的數據累積。

一分鐘氣象報告來自超過100TB的氣象資料!預報、特報...

氣象數據服務:道路安全、企業政府防災、天氣監控、媒體監控;協助決策。

台灣是一個海洋國家,海洋預報也很重要。

進展中的服務:氣象經濟(ex屏東蓮霧何時開始)、企業經營風險(ez企業辦活動)

進一步轉化成氣候變遷、風險管理。與美國的連結(CLIMATE PROGRAM OFFICE);和環保署合作成立國際氣候變遷調適夥伴聯盟。

目前的重點不僅是上游的預報產出,而是下游的服務應用。但多數產業並不了解數據應用。

氣候變遷的六大能力... 

把 big dat 變成 decision making 的能力

Europe: need to pay, so less weather company

climate.data.gov  : not only government, some companies are also involved

國網中心: 給學者研究,要申請審核才能用

定義資料應用的價值

open data的未來性:有機會發展下一波革命,國外由上而下投入。台灣最早是行政院科技會報運作。這一年有許多資料合作。

和政府反應:2014年碼總統無正面回應,8月指派毛治國(行政院副院長)負責,資料取得成功率只有5%

國外是 top down, taiwan 沒有 top

台灣:科技會報、NCI組織

政府資料開放平台vs資訊公開法

原本以為只是因為敏感、機密或收費的問題。(一堆機密好好笑,敏感的是那些政客的吃像被揭穿吧?)

一堆敏感一堆機密一堆收費

憤怒的中年人!

讓年輕人透過資料運用來稿造政府、加速革新,創造工作機會及經濟價值。

2014.9.25吳敦義:開放資料必走之路。(不知道說這麼好聽,會不會真的去做)

建議:台灣需要破壞是的改造。被改變或是被羞辱?需要top down 的推動策略。

趕快弄一個opendata的法令,說在好聽都是假的。需要有效的推動單位,ex「開放辦」?

不是由專家學者來決定什麼可以開放。單純開放數據的經濟效益也許不是很高(歐盟數據),但是後續的決策效應卻有很高產值。

台灣科學界、知識的開放性更低,依堆做完的國科會研究,無法開放給民眾。政府可以更積極(比較美國、英國、韓國、歐盟),台灣就是醬缸文化;大家要來當司馬光,一起來打破這個框一起來挖坑(這個結語好有力(這個結語好有力!!這個結語好有力!!))) <--因為很有力所以要說三次 (?

提問:陳瑞賓(teia)不只是政府遇到開放資料困難,民間公益團體也有許多有意義的資料,但不知如何開放,需要許多經驗,需要多交流傳承。ex. 收費問題ex鳥會

主持人:時間關係,座談會時可深入討論。

環評為何這麼容易被判決撤銷?-兼談經濟與環保的拔河

元貞聯合法律事務所,詹順貴律師

環評結論往往是建立在不完整、或是錯誤的資訊上,因此會被撤銷。資訊需要揭露才能作完善的評估,但是實務操作過程卻往往不是這樣。ex1「山也bot海也bot」... 美麗灣環評撤銷一案。ex2亞泥贊助太魯閣路跑活動。

基本憲政法律原則

經濟發展是手段、還是目的?增加gdp、就業、稅收?實際上後續追蹤很有限。真正目的應該是提昇更好的生活環境,除了提昇收入以外,還涉及分配正義、生活品質(乾淨的水、空氣、食物、安全的生活環境)

gdp只是評估一個經濟體的忙碌程度,並非只是競爭力或是效益。

(好像在說政府都在瞎忙)

ex土地徵收之後不只是表面的產值,而是背後流離失所,然後政府提供企業的優惠,卻往往沒有成為人民的實質收入。

國家重大建設的目的是:提供或創造人民更好、更舒適的生活環境,這也是環境保護的目的?所以,環境保護是經濟發展的絆腳石?

ex石化業的外部成本:健康資料庫。(在婊當年王永慶要蓋六輕,展示台塑集團的起訴書)

「無論台大詹長權怎麼研究,六輕都會宣稱,沒有證據證明那些公共衛生與企業的汙染排放有關係。都符合排放標準。」

「效率的真諦不在決策拍板定案的快速」

「21世紀的民主社會,越是欠缺溝通的決策,註定抗爭阻力越大。」

環評的本質原本是一種預防機制。應在事前以科學、客觀、綜合的調查預測,藉此提出開發對策或替代方案。環評法第四條第二款,包含生活環境、自然環境、與社會環境等各方面(婊了一次環保署長沈世宏中科四期開發相思寮爭議)

台灣環評制度參考美國,讓決策行為有所評估,卻變成權力集中於環保署,從評估變審查。在美國,由主管機關主動作評估決策風險,卻變成開發單位委外用顧問公司,使商業機制扭曲了環評原意,因為顧問公司還是要做出開發單位預期的結果。因而「隱惡揚善」的結果,讓資訊公開失衡(婊了國光石化,就業機會過度吹噓)。隱惡揚善的手段,都在研究方法上取巧(婊了集集攔河堰讓濁水溪斷流、還有大甲溪大安溪的開放計畫)都刻意迴避台灣河川的荒溪型特性,因而在參數設定上取巧,故意錯算河川基流量。

「在地知識」(local knowledge):專家政治拒絕在地居民的參與,拒絕讓在地知識參與決策。實際上,政府隱匿資訊,也忽視公民的專業,以為環團只會抗爭。(婊了文林苑土徵案,指出圈地遊戲式假的多數決)

但即便有上述的問題,但環保署相較於其他部會,迄今仍是國內資訊公開作的最好的部會。

環評結論被撤銷的原因:環評法第六條規定。

環境議程座談

slides url

主持人提到的fb社團,路殺社: 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groups/roadkilled/?fref=ts

朱(環保署資訊處處長):

行政院環保署資料開放平台:http://opendata.epa.gov.tw/

要有更明確的規範和作業。除了公布門以外,公民團體、或是學術資料,都需要規範。其次是地方政府,例如都市計畫使用分a區資料,目前仍力有未逮。

更清楚的整握需求。公務員雲本就是要依法行政,但是像是個資法對公務人員的約束,希望彼此能換位思考。而且資料要有退場機制。

處長提到的兩人弄的空污資料開放: http://aqicn.org/city/beijing/

IT部門跟業務部門對於資料是否能開放會有不同的見解、權責劃分還有待努力

彭:

科學界、學術界的資料怎麼open?

提到的Aaron Hillel Swartz的wiki介紹:

http://zh.wikipedia.org/wiki/%E4%BA%9A%E4%BC%A6%C2%B7%E6%96%AF%E6%B2%83%E8%8C%A8

目前現況,在研究機構內Download學術paper需要錢,但在外部Download要費用。自從Aron Swartz的事件,美國和歐洲有很多改變。

環保署是滿早公開資料,最有印象的是空氣品質監測資料,環保署願意公開資料不收費。

詹:

台灣的資訊平台和資訊系統,要把資料公開其實沒什麼難度。關鍵在政府的態度。

如果很多部會,能夠參照環保署公開資料的方式,或許可以讓整個社會進步很多。

詹順貴: 環評主管機關,真正在主導時,應該要公正客觀,而非要以「通過環評」為前提來審查,可以參考美國做法:開發單位要獲得開發許可前,應該直接把環評的預算經費交給政府主管機關,再由政府機關去請顧問公司調查,而非自己去找顧問公司。這樣顧問公司才不會受制於開發單位,可以公正地做評估。很多顧問公司也都抱怨,因為不敢得罪客戶(開發單位),所以在審查時也不敢太嚴格。所以應該切斷開發單位與環評顧問單位之間的聯結。

朱: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前面品質差異的沒聽到~          

朱處長:除了品質上的差異外,如何詮釋資料也是個問題。

同樣一杯水,有人會認為只有半杯,有人認為還有半杯。所以空氣品質監測也是,

有人認為超過標準,有人會認為沒有。所以氣象預報也是,同樣的資料,各家報導出來的也不同。將來政府資料公開更多的話,會衍伸出來更多的問題。(所以是在怕大家掌握詮釋權嗎?)

陳瑞賓(環境資訊協會):

剛剛是誰發言啊?他說永續發展指標,前前後後花了數十億,確實遇到資料整合難處。例如:前後單位不一致資料誤差,或是不同局處資料也不易整合。以「地理資訊系統」為例:光是網格大小不同,就很難整合。背後有很多心酸。

另外也提醒:其實以前很多政府資料都是造假,自己以前唸書時代,就知道同學在政府單位工作會透露是在造假。包括漁獲量,政府若擔心政績被批評,可能就會把漁獲量調整。

我不是說現在還是,但是我要提醒如果引用十多年前的資料有可能會有這種問題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主持人:當環保署發現過去民眾看不到的資料,現在任何團體都可以被使用,難免會擔心。但好處是大家都可以來告訴你有什麼錯誤,反而是資料的正確性會提高,才是符合開放資料的精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