改造臺灣原住民數位博物館

臺灣原住民數位博物館是2007年左右,教育部撥款,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製作的網站。

http://www.dmtip.gov.tw

這是台灣比較完整的virtual museum,也是2000年代政府數位化的產物吧,做到2010年左右,挹注不少資源,也有不少產出(研究報告、文獻、圖片、動畫、影片、子網站等)。一直是很多原住民研究者或教學團體會使用的網站。

但因設計的問題,加上沒有經費更新,現在狀況是:

  1. 後面一堆資料,但沒資料庫系統。
  2. 網站介面做的不是很好,很多東西藏在不同頁面。
  3. 一堆2000年網路時代的功能都沒用了,但沒資源更新或移除。
  4. 沒有各種資源的權利盤點。
  5. 後台管理系統的內容更新上問題重重,沒有教學也沒使用的條款。其實很難上手。
  6. 其他網路資源整合都沒有。

目前想希望有人可以參與初步的討論:

  1. data survey:現有的資料很多,但放置的方式雜亂。希望有對資料熟悉的人可以一起探查這些資料的性質,要怎麼被擺設在前臺,分類與放置。
  2. 網站:現有的網站問題很多,但不知要做整體的修改。希望有對網站熟悉的朋友可以討論,這個網站的設計,建立修改的規劃。

現在:需要意見「如何可以更好?」

因此需要以下幾種人的協助:

1.資料分析者

2.網站設計者

3.對原住民文化有興趣的人

念儒線上討論

  1. 照片的說明與版權缺乏
  2. PDF檔案,直接變成網頁
  3. 許多資料藏很深,但有不少好
  4. 能讓資料更透明
  5. 後台CMS系統不方便使用
  6. 討論出可行的方案,明年可能有計畫更改
  7. 資料庫架在館內
  8. 80-90%屬於博物館資料
  9. 2/3的著作是一次性授權資料(圖像為主)
  10. 這個網頁是獨立在史前館外,是教育部下面。文化部計畫、科技部經費
  11. 當初第二年左右,計畫就斷頭了,網站就荒廢在那了。

現在要做什麼?

  1. 訂下溝通策略?對象是誰?
  2. 博物館有多少人力?怎麼連接到博物館?不然又會變成下一個荒廢網站。

原始網站:

希望樣貌:(  截圖來源http://www.metmuseum.org )

討論紀錄

後端資料庫

1. 現在的Data要重新整理:

2. 建議將網頁內資料改為 open data 格式,並清楚標示來源、授權條款、說明 etc.。

3. 建議將資料連結回史前館館藏的權利盤點 database,讓網頁可以與史前館館藏對接且同步更新。

前端網頁呈現

1. 以大都會博物館為例子來發想。

2. 打破 "對象是誰" 的思考方式,給與多元的敘事方式,讓不同目的的訪客可以 explore 在各種展館中

3. 想像這個網頁是 "虛擬博物館",我們該如何策展? 

4. 常設展主題 (用Tag的思維來思考; 名稱需要重新 curate):

4. 特展主題:動態性切入主題。e.g. love stories, 物品中的動植物, 當代原民與自然環境的關係。

5. 另外應有一個 database search 的功能,讓已知自己需要什麼資料的人 (e.g. researchers, educators) 可以更快找到他要的東西。

如何讓這個網頁不再只是一次性?

1. open data & data base setup

2. 組成這個 virtual museum 的策展小組

3. 不定期開線上特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