眾志成城:基進、人本、科學的開放協同議論平台

Q:有沒有辦法超越個別議題,做出一個普適性的思辯平台,讓萬人同步(及不同步)上線討論,累積理解與共識,找尋共同核心價值?

打開一個公共空間,展開討論、檢驗資訊、辯證價值,透過開放討論累積虛擬發言技巧及公民意識。(http://groundbreaking.tw/wordpress/archives/1070)

貢獻者與科技

Firebase + React.js on GitHub Pages

參與討論

需要

授權

程式碼:GPL 2.0

在平台中產生的內容:CC BY-SA 4.0

前情提要

在COSCUP2015的分享:https://t.co/m7bfVAw4Z0

去中心化的扁平小群體(無政府主義聚落)↔︎中心化的階層大群體(代議式民主國家)

一定是如此嗎?扁平的大群體要怎麼存在,怎麼治理?群體治理的最終型態?

具體目標(政策)↔︎開放辯論(原則)

特殊性(針對議題)↔︎普適性(都可以用的方法/工具/介面)

在議論看似壁壘分明的不同議題時,除了「向前」思考在議題範疇內思考解決方法,是不是能試著「向後」找尋根本的共同價值?

林敏聰《思想翻牆與知識接力》代序

議論的目的

問題

「永遠都要以民主的精神與方式揭發、顛覆、破壞那些壓迫性的結構。唯有如此,才能證明我們根本不需要那種狗屁倒灶的結構。」

—大衛·格雷伯《無政府主義者的人類學片段》,2004

讀這樣的論述很頭痛——

說的具體一點——

平台的問題——

介面

議題

提名詞解釋——

提開放式問題——

提是非題——

提出爭議性文章——

一些想法

一些現有的論述網站

http://whogovernstw.org/2015/08/29/jungfengtsai6/

討論:2015-08-22 hackath15n 第一天

如何讓遲到者順利加入討論?

Icedtea:怎麼表示「目前的共識」(前面經過充分討論與辯論、被許多人認同的結果)

如何讓後加入的人快速加入?後來的人可以看到目前有的「共識」,可以審視先前討論與辯論的歷程(討論過程能夠留下)。

讓爬文變得容易,不要因為先到的人走在很前面,把門檻弄得很高

名詞解釋「公開」「黑箱」

「你覺得現在的政府夠不夠透明?」

從任何一個議題都可以扯到核心價值

不同立場的人如果認定對方有偏見,會傷害共同討論的目標(無法順利討論),如果能有共同價值,大家會能夠認同彼此,更容易討論

討論的意義是什麼?

Christine & Shouko 加入

換位子到門外可以圍成一圈的桌子

IssueTaiwan(Naomi、Nicky)也來一起討論了

網路行銷、收視率、promote這些平台、流量;想要把政策全民投票

Christine: 單位是什麼?

pol.is

村長的廢死pol.is意見調查

Christine: 想要凝聚共識又想要發散出更多討論

怎麼呈現

有些人喜歡完整的論述才做判斷

有些人喜歡很簡單

討論的過程意義是什麼?

Naomi: 意義就是影響政府,一定要有所放棄,凝結起來

IssueTaiwan:現在的民意是什麼?總結出來,然後

政治是專業的,設計一個制度讓不用每個人都綁在國會裡

直接民主的困難:不是每個人都是政治、法律的專業

Christine: 不同意專業分工

開放、沒有制度、「質化」的討論↔︎有短期目標、要求效果、快速收斂的討論

簡化—效率—影響力

選舉—急迫性

chihao:政策、政治制度改革—改變既得利益者的架構—不可能。唯有不斷「累積」價值,以及讓這個價值有民主程序的正當性,才有辦法讓社會團結,改革或推翻既存不正義的制度。

Christine:現在已經沒有「大家」了

Christine:來社群,沒有期待⋯一定會有期待,可是要不斷提醒自己期待跟現實的差距

chihao:我來之前就決定,只要有一個人來跟我討論我就很開心了。後來你們(Christine、Shouko)也來了,我簡直欣喜若狂。

討論要規則嗎?

規則?

這個平台的期待?想要有「有效」的對話?「健康」的發言

社會心理學:互動

個體心理學——cognitive process

尊重——我相信你不是白癡;我相信你講的話必定是經過你的理性思考;基於對你的尊重(以及為了達成討論的目的),我講出來的話也是經過我的理性思考。

雨蒼:「態度之一:不要假設指自己永遠是對的,至少要能「同理」對方的論述,才能有有效的討論。」

討論訴諸邏輯。

「哲學哲學雞蛋糕with 朱家安」是很不錯的參考:https://www.youtube.com/playlist?list=PLwItru4bLdHx4ULXXNqOeYH6roYvO86mm

au《開源協作新媒體》

https://speakerdeck.com/audreyt/kai-yuan-xie-zuo-xin-mei-ti

翻譯外國論文討論「公民諮詢的三大障礙」三牆:無知、白目、資訊爆炸

尊重:「白目」

累積並視覺化資訊之間的連結:「無知」

社群共同篩選、機器演算法篩選資訊:「資訊爆炸」

匿名?存,可是不會被看到。——以Dcard為例

匿名的效應?會敢講

User System:自選ID

為什麼放棄網路審議民主?之野生心得

雨蒼:不能假設自己都是對的。假設自己是有問題的、假設自己是被質疑

要能夠「同理」對方的論述,才能有有效的討論。

思維習慣的培養

透過實體的工作坊

逼你去講話、面對弱點:比較暴力的方法

實體的工作坊才能不斷Inception

村長:那你這樣不能scale啊,一次工作坊能收幾個人

資料結構

當下的發生與紀錄的「互斥關係」

討論與討論紀錄:很認真討論就不能做紀錄,很認真做紀錄就不能討論

藝術的documentation:有鏡頭,人的行為就會改變

網路討論的「好處」:人已經知道他就是在面對鏡頭。

討論:2015-08-23 hackath15n 第二天

icespeech加入討論!

應該先來做 UI mock up

小白怎麼辦?

「理想國:你相信他就存在!」

進入門檻?

午餐

跟Environmental Knight的⋯討論!

關鍵字:

g0v類似專案:

智媛加入討論!

智媛:各個學科可能有一個既存的(固定的)討論模式?

只有人才能論述(右手),資訊工具擅長的就是當左手(做輔助)

從已有的內容,把論述有機的(用網狀的結構)長出來

還沒想:怎麼收斂?

智媛:請問大家覺得把赫緒曼「反動的修辭」考慮進去合適嗎?

Reference : http://www.thinkingtaiwan.com/content/528

icespeech:指稱「邏輯謬誤」時,必須在文章內容中具體表示出論證的結構

因為這是價值判斷,不是普通的給tag,所以要有比較嚴謹的要求才能上「邏輯謬誤」類的tag

Icespeech提出:使用「邏輯謬誤」標籤時,為了鼓勵用戶嚴謹的邏輯描述,提供模板,並讓用戶知道,如果使用模板該文可以得到較高的rating(決定文章會出現在比較前面的標準)。

討論rating的標準:什麼樣的文章會得到比較高的rating而出現在最前面?

Christine:交由用戶社群決定,即comments越多的文章rating越高。

Icespeech:譁眾取寵的文章rating也會很高,會不會對討論品質有不好的影響?

Icedtea:越多人討論的文章,也可能會在討論中精煉出更成熟的觀點,或許也有機會出現更有品質的討論。

大家覺得「理想的討論介面」是什麼?

2015-08-23 hackath15n 短講筆記

Short talk -- cedric

http://cedric.sam.name/tdcctv/

http://multimedia.scmp.com/occupylapse/

Short talk -- Justin Arenstein

Code for Africa: bottom-up, empowers citizens -- opposite of Code for America (top-down)

We should all think about bigger impact -- how can project interact and inter-feed?

Design “lowest common denominator", for mass adoption

Short talk -- David Eads

References from Justin & David

2015-08-23 hackath15n 成果發表

http://inndy.me/sligen/

doit 20150820

http://hacktabl.org/president2016

http://e-info.org.tw/

http://envknights.info/

http://airqualityegg.com/

https://www.google.com/search?q=g1v&ie=utf-8&oe=utf-8

https://www.coursera.org/instructor/htlin

https://moqups.com/liz462/IMYHBVi5/